无障碍
王延中: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3日 作者:水务局站点管理员 来源:党员教育 浏览次数:

  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王延中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我国各族人民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强大纽带,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基因密码,是引领中华民族勇毅前行、持续屹立于世界东方和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力量。加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要求与基本内容,必须长期坚持、不断深化、持续推进。

  进一步提高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是促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载体和具体路径,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百花园更加巩固、更加璀璨具有战略意义。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贯穿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全过程。我们党高度重视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出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一道,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引领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指引着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方向和路径,成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和基本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既是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

  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内容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中华民族具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这是沉淀在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伟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同中华民族有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密不可分的。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始终倡导和弘扬爱国主义的理念,使其成为每一位公民的自觉行动。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注入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的新要求,凝结着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各民族共同拥有的思想道德基础,是中华民族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从国家到社会再到个人的系统性的内容,是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反复总结提炼出来的现代社会的公民价值体系,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对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的集中概括,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引领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基本内容,有利于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利于构建与现代化进程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现代文化价值导向和文明健康的行为规范。

  加快构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

  处理好“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的关系,是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关键环节。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既要全面准确,又要抓住重点。比如,在处理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问题上,要尊重和承认差异性、包容多样性,但又要以增进共同性和一体性为方向。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是要按照上述原则处理好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要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把那些更好地体现中华民族整体性的、总括性的形象符号挖掘出来,赋予时代的内涵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要加大对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研究,形成一大批认同度高、传播力强的符号和标识。要建立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强化与现代国家关联的国家符号(如国旗、国徽、国歌、党和国家领袖等)、全国性的节日符号、全民性的传统文化符号,各地区域性的符号和标识也要注意突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凸显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

  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建设,提高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建设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建设,提高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认识和阐述历史,加强对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特别是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脉络的系统梳理,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逻辑,进一步加强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的研究,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历史根基和理论根基。要进一步健全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于一体的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营造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浓厚氛围。加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更好搭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和桥梁纽带。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创新方式载体,注意网上和网下相结合,让互联网、自媒体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促进力量,抵制不利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错误言行。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分享到:

上一条:

下一条:

详细信息

总记录数:0,每页显示10条记录,当前页: 1 /1
跳转至